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朝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1月10日
一、依法行政、依法履职情况
(一)加强法治建设,依法行政能力不断增强
构建了以主要领导为推进行政执法工作第一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组织体系,制定了《2024年依法行政工作年度计划》《2024年朝阳住建领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2024年涉企行政执法检查计划》,采取专题讲座、集中学习、公开宣传等方式开展了普法和依法行政教育,提高了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加大了执法力度,开展专项检查9次,按计划开展涉企行政执法检查12次,实施行政处罚总数12件,其中罚款11件,吊销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资格证书1件。
(二)坚持依法行政,城乡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1、城市更新成效较为明显。在全省率先完成城市体检初步成果报告,被列为辽宁省城市体检信息数字化试点城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高标准完成了大白楼中心市场改造更新,什家子河片区绿化等项目;主城区改造维修滨河南路、凤鸣街等道路7条,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全市新建“口袋公园”16个,增加绿地面积7.8万平方米,其中青山幸福公园等深受群众好评。
2、申名工作取得较大突破。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已通过省级评估,正在清单化、项目化推进,准备迎接国家级评估。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取得较大成效,全市公布历史建筑67处199栋,朝阳老城区、马山电厂家属区等范围内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全面启动。“1958科学乐园”盛装开园,案例在住建部《保护传承经验分享》(第186期)专题刊载。全省城乡历史文化传承现场会在朝阳成功举办。
3、燃气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全力推进高层住宅通天然气,已完成2.7万户。开展燃气安全设施“四件套”安装,全市应安装居民用户64.58万户,已安装54.02万户,安装率83.65%;全市8269户老年用户已达到全覆盖。改造老旧燃气管网,完成135公里,完成省考任务236%。加强监管,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复盘行动”,完成非居民燃气用户签字建档10114户,发现隐患问题14233项,全部整改完毕;燃气管网“带病运行”专项治理,完成全市6.784公里隐患管道整改;开展瓶装液化石油气经营企业规范达标,对全市37家企业进行了大起底,无死角督检,关停3家,发现问题313个,全部完成整改。
4、突出抓好质量安全,系统安全稳定持续向好。积极推进“万件化访”台账案件化解。省住建厅台账案件68件,已化解59件,化解率86.8%(其中市本级13件,化解12件,化解率92.3%)。市信访局16件,已化解15件,化解率93.75%。参加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局质安科被国务院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先进集体。开展建筑市场和质量安全督导检查和大跨度场所排查整治,发现隐患问题624个,停工整改项目16个,经济处罚23家。
二、营商环境建设情况
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文明服务窗口”和“优质服务标兵”创建活动,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服务作风转变。获得2024年度朝阳市“清风辽宁政务窗口”称号。优化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办理工程建设项目248个,审批服务办件2885件,实行并联审批项目175个。
三、法治建设情况
(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局党组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及习近平关于法治建设重要讲话精神列入了中心组学习的主要内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集体学习,主要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依法治省的工作安排。主要负责人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大系统内法治宣传和执法培训力度,带头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住建系统相关法律法规。制定《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
(二)依法制定部门规章或行政规范性文件,加强部门规章或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和清理工作。对住建领域现行有效的政府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梳理,涉住建领域共15个规范性文件,保留15件。清理市政府文件29件,其中废止2件,失效17件,保留10件。
(三)聚焦民生需求,加强重要领域立法。深入开展住房保障领域立法工作,代市政府起草《朝阳市城镇供热条例(修订)》,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印发了《朝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朝阳市城市供热条例(草案)〉修订工作实施方案》,完成了《朝阳市城镇供热条例(修订)》(草案)的起草报审工作,通过司法局审查。11月27日经省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现已公布并施行。《朝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草案》起草工作已经全部完成,草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后,市政府已提请市人大审议,6月29日在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二次会议上草案一审通过,目前正等待市人大常委会进一步审议中。
(四)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不断提升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和出庭应诉能力。截至目前,我局复议案件共5件,均向市司法局提供了行政复议答复书。共应诉21件,其中民事诉讼4件,行政诉讼17件(2件未开庭),行政机关负责人共出庭应诉15次,出庭率100%。
(五)建立了部门领导班子定期学法制度,举办了2次法治建设专题讲座。组织了1次执法培训和考试,给系统内80名执法人员更新行政执法证件。
(六)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业务科室和下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依法行政和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2024年朝阳市住建领域普法工作要点》,实行目标管理,将普法工作列入作为年终考核干部、评选先进的内容之一。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执法的各个环节,在实践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高普法教育的实际效果。重点宣传了《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城市房屋征收管理条例》《物业管理条例》等,促进了全社会依据建设领域法律法规,依法行政、依法维权、依法生产的能力和自觉。
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情况
1、民生民心工程进展较快。争取中央补助资金1277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977户,连续5年居全省第1位。争取中央补助资金6685万元,累计完成投资7315万元,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43个、116栋楼、31.4万㎡。成立工作专班,指导农房重建,“8·20”强降雨2345户受损农房恢复重建工作全面完成。开展物业管理服务提升行动,全市配建充电设施小区900个、充电端口5.29万个,配建比例64.98%,居全省第2位。坚持服务企业和群众,全市共举办房交会7次,房屋成交2031套、23.95万平方米。其中,市本级2次、房屋成交1366套、16.6万平方米。计划发放城镇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782户,已发放855户、119.8万元。
2、住建难题难事逐步化解。2024年列入省“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目标责任状项目3个(朝阳县北方市场、喀左馨丰小区、龙城区亚琦学府里)、房屋499套,预计年底前完成交付任务。按2024年省考要求,已盘活“停缓建”项目1个(朝阳县美霖家园)。列入国家保交房系统项目24个(龙城区碧桂园·名门、朝阳县柳城院子等)、3497套,国、省要求在2024年底前交付率达到80%以上,目前已交付项目22个、2986套,交付率85.4%。
3、供热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实施供热能力提升行动,完成河东首站建设工程、胜利燃气调峰保障热源工程、主城区老旧供热管网及配套设施改造工程、南部城区西线末端供热能力提升改造工程和西线文盛路环网工程5大项目建设。修订《朝阳市城镇供热条例》,市人大已发布实施。推进老旧管网改造,全市完成206.1公里,完成省考任务557%;全市完成维修燃煤锅炉28台,维修换热站366座。积极提高供热监管水平,群众诉求较上一取暖期下降74.5%,降幅全省排名第1;万户投诉比全省排名第2。创新监管模式,联手供热企业和街道社区推出“暖管家”,通过微信公众号、卡片、图板等公开信息,缩短服务半径,简化诉求处理程序,快速服务热用户。
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照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标准,还有部分工作进展较慢,还需加力加速完成。二是城市更新任务重,建设领域短板多,破损路、阻梗路、断头路依然存在,城市绿化水平与创城要求还有差距。三是老旧小区改造待改小区数量多,改造压力较大。四是干部队伍建设还需加强。
(二)整改情况
1、全力保持建筑市场平稳。2025年,市住建局将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决打好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战。主要经济指标计划是:建筑业产值预计完成142.97亿元,增速达到10%;商品房销售面积预计完成139.5万平方米,保持正增长。
2、全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一是围绕交通畅通,新建、改造、维修市政道路14条,其中,改造提升辽河街、剪子胡同等背街小巷7条;打通友谊大街北段、体育南路东段等“断头路”3条;结合城市雨水管网改造二期工程维修道路7条;支持双塔区凤凰山云麓和龙城区片区地块开发,新建市政道路6条;通过增加政府购买服务解决资金和立项问题,新建道路4条。二是围绕城市绿化美化,新建机场南路等绿化工程4个。三是围绕改善居住环境,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61个,109万平方米;实施凤凰山片区、高铁站片区2个城中村改造项目。
3、全力申报历史文化名城。一是持续开展历史建筑普查、认定、公布,加大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力度。二是加快朝阳老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整体环境提升,重点推进慕容街及城垣城门改造提升工程,力争在2025年5月底完成。三是加快《马山电厂家属区保护规划》《锦承铁路历史廊道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抓紧做好修缮和活化利用。四是推进立法,出台《朝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五是持续推进朝阳纺织厂、新华印刷厂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申报工作。
4、全力建设民生民心工程。一是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补齐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短板。二是统筹推进凌源市亿豪三期、凌源市万恒佳园、龙城区万商A区9和10号楼3个“保交楼”项目,盘活北票市国际商贸城、朝阳县龙湾新城、凌源市全民健身3个停缓建项目。三是深入开展物业管理服务提升年行动,提高物业服务质量,全市685个住宅小区新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端口4.6万个。
5、全力提升供热供气能力。一是续建主城区老旧供热管网配套设施改造项目,二网改造林场小区等26个区域、12公里;三网改造紫金苑等64个区域、98公里。二是续建河东凤凰热力锅炉及管网改造项目,建设3台70MW锅炉、铺设北部管网2.8公里,特殊跨越大凌河1次。三是续建中心城区老旧燃气管网改造工程,计划改造老旧燃气庭院管网95公里、立管270公里;开通4万户高层住宅天然气,解决高层、多层居民用气问题。
6、全力强化建筑市场监管。一是规范市场秩序,有序开展建筑市场招投标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三包一靠”未批先建、无资质承揽工程、虚假执业等违法违规行为。二是提升质量安全,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严格监管,坚决遏制住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大力开展工程质量提升行动,实施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三是主动化解信访矛盾,紧盯国有土地征收遗留问题和逾期交房、供暖整合等突出问题,积极主动化解。
7、全面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持续抓好模范机关和“四强”党支部建设,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提升党建工作活力。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目标,全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发展环境。